国际合作
团队自主研发的GSeisRT软件目前已在中国地震台网中心(CMONOC)、美国EarthScope联盟(NOTA)、智利国家地震中心(CSN)、新西兰GNS科学中心(GNS)、印度尼西亚地理空间信息局(BIG)投入业务化运行,准确度优于国际顶尖商业软件RTX。GSeisRT已在部署期间成功实时捕获发生于中国、美国、墨西哥和印度尼西亚等地区的地震事件,震级估计误差仅为0.1左右,具备迅速监测响应地震灾害的能力。
GSeisRT全球部署情况
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消费级高精度北斗/GNSS及其地学应用研究”为核心框架,依托武汉大学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研究中心的高端实验平台——包括振动台、强震仪等室外设备(由王牌研究员、栗广才副研究员和罗鑫磊博士展示),结合波兰奥尔什丁瓦尔米亚玛祖里大学Jacek Paziewski团队在GNSS动态位移监测与结构健康监测的创新技术,以及荷兰学者贡献的开源工具(如Lotfi Massarweh博士的LAMBDA 4.0工具箱),构建了多国协同的硬件-软件一体化研究环境;通过定期研讨会深化数据融合算法的学术交流,并聚焦消费级传感器优化等前沿议题,推动北斗/GNSS在地球科学领域的实用化创新,并为未来中波持续协作(如联合攻关与设备共研)奠定坚实科研基础。
中波会议留影
由课题组负责人精密测量院研究员耿江辉牵头创建的国际卫星导航服务组织(IGS)武汉综合中心(Wuhan Combination Center,WCC),经IGS理事会(Governing Board)全票批准通过,将与IGS协调分析中心Analysis Center Coordinator(由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JPL牵头)并列为IGS两大全球精密卫星产品综合中心。武汉综合中心由精密测量院精密大地测量与定位全国重点实验室与武汉大学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研究中心联合共建,将承担IGS超快速轨道、快速及最终轨道/钟差/偏差产品的综合任务,其生成的综合产品将作为IGS官方产品对外发布,并与IGS协调分析中心合作,共同推动IGS产品向多系统多频率高精度方向持续发展。
WCC官网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