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检验非差模糊度固定的PRIDE PPP-AR 3.2发布了
2025年10月20日,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院PRIDE团队发布了支持AI模型检验非差模糊度固定的PRIDE PPP-AR 3.2版本(https://github.com/PrideLab/PRIDE-PPPAR)。该XGBoost机器学习模型通过R-Ratio、Difference Test、Project Test、W-Ratio、ADOP、惩罚因子λ等多维指标来进行非差模糊度固定的正确性检验,配合LAMBDA方法处理小于6小时时段的数据,支持单系统以及多系统动静态解算。在使用近四年不同于训练集测站的数据集测试中,该机器学习模型相比经典Ratio检验均表现出更好的性能,检验的准确率提高5-10个百分点(如下图所示)。
测试结果
1. 模块介绍
核心升级模块arsig模块:arsig模块是PRIDE PPP-AR v3.2的核心升级模块,负责星间单差模糊度固定,新增AI模型整数检验功能。
基础功能:采用星间单差方式消除接收机端硬件延迟,分别处理宽巷与窄巷模糊度。宽巷模糊度统一通过取整法固定;窄巷模糊度则根据数据处理时长选择不同固定策略。
时长适配策略:处理时长 > 6小时采用取整法;≤6小时默认通过LAMBDA方法进行整数模糊度备选解搜索,再用XGBoost模型检验固定结果,并决定保留固定解或者维持浮点解。
PRIDE PPP-AR 3.2的数据处理流程与之前版本框架一致,主要在LAMBDA搜索后的“模糊度固定环节”新增AI模型检验步骤,具体流程如下图所示:
当进入模糊度固定环节时,若用户选择不进行模糊度固定,直接输出浮点解;若进行固定,调用arsig模块按以下流程执行:
(1)读取基础数据与配置:读取amb文件neq文件、配置文件等,获取与模糊度相关的配置选项,同时读取非差模糊度实数解。
(2)宽巷模糊度处理:计算星间单差宽巷模糊度估值,然后通过取整法固定星间单差宽巷模糊度。
(3)窄巷模糊度初始计算:计算星间单差窄巷模糊度估值。
(4)窄巷模糊度固定策略选择:
取整法:直接通过取整法固定星间单差窄巷模糊度,随后统计宽巷和窄巷均能固定的独立模糊度,输出至“cst_”文件。
LAMBDA+AI验证法:映射非差协因数矩阵至星间单差协因数矩阵,再使用LAMBDA方法固定。计算Ratio值、ADOP值等指标并输入XGBoost模型验证,若未通过验证则执行部分模糊度固定策略,验证通过后统计独立模糊度并输出至"cst_"文件,最终结合强约束输出固定解。
2.关键参数配置
(1)模糊度固定方法参数(-x <num> 或 --fix-method <num>)
该参数用于指定模糊度固定的具体方法,提供3个可选项,默认根据处理时长自动适配:
1)取整法:直接通过取整方式固定模糊度,适用于数据处理时长较长的场景。
2)LAMBDA+Ratio验证法:用LAMBDA方法搜索,通过Ratio值(默认验证值为3)检验固定结果。
3)LAMBDA+AI验证法:用LAMBDA方法搜索,通过XGBoost模型验证固定结果。
默认规则:处理时长小于6小时时,自动采用3)LAMBDA+AI验证法,2)Ratio检验作为可选项保留到3.2版本,但用户需要指定才能打开这个选项;处理时长≥6小时时,自动采用1)取整法。
(2)配置文件AI模糊度验证开关(AI Ambiguity validation)
该配置用于控制是否启用AI检验功能,与“--fix-method”参数联动:
取值为“YES”:启用XGBoost模型检验模糊度固定结果,对应“--fix-method 3”。
取值为“NO”:不启用AI检验,采用Ratio值检验固定结果,对应“--fix-method 2”;Ratio 检验阈值由“Critical search”配置选项决定。
参考文献
Guo, J., Geng, J. Integer ambiguity validation through machine learning for 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 Satell Navig 6, 14 (2025). https://doi.org/10.1186/s43020-025-00167-8